稻城亞丁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地處著名的青藏高原東部,橫斷山脈中段,被譽為“最后的香格里拉”、 “藍色星球上最后一片凈土”。
稻城亞丁,一個美若仙境的地方,一個滌盡凡塵的世界,讓未來者神往,讓既來者癡迷。據說,也讓過往者后怕,因為通往“凈土”的道路極其艱險,“一生要來一次”、“一生只來一次”,糾結著多么復雜而悲壯的情愫。
9月,待理亞路全線貫通后,整個旅程的悲情基調將被徹底扭轉,后來者恐怕再也沒有機會把顛簸視為樂章、把灰塵當作伴舞……
“亞丁閃亮登場,交通功不可沒。”
此時,四川甘孜州政府領導給予理亞路這樣的評價。
“樹立大景區意識,將理亞路建設成為安全優質路、景觀標美路、生態環保路。”
彼時,在兩年前的建設之初,州政府則對理亞路提出了明確的建設要求。
多動腦筋少動自然
省道216( 217)線理塘至亞丁公路(簡稱理亞路)項目是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北有九寨黃龍,南有稻城亞丁”的省旅游總體發展戰略和建設金沙江流域、大香格里拉世界精品旅游區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理亞路原有道路技術標準低、安全隱患多、抗災能力弱,極大地制約了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為此,甘孜州政府決定對理亞路采用代建模式進行改建,并確定由四川興蜀公路建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興蜀公司”)作為代建單位負責項目建設管理工作。
為打造大香格里拉精品旅游勝地,剛洗去汶川災后重建的滿身塵土,理亞路建設者們就帶著對雪域高原的敬畏與愛惜之情奔赴現場,因地制宜,克服高原反應,采取多種措施,提高環保意識,把保護生態、恢復生態放在建設管理的首要位置。
理亞路是旅游公路,經過海子山和亞丁兩個國家級的自然保護區。這里的一花一草一樹一木一石都是上天賜予的寶貴財富。這條路,如何修,考驗著建設者的智慧。四川興蜀公司總工程師、理亞路建設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王屹說:“就是多花成本,多動腦筋,少動自然。”
在高原、草甸、古冰帽、峽谷等不同區域,從3000米到4800米的不同海拔,為保證在全線224公里的范圍內少破壞自然,指揮部絞盡腦汁,想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好辦法。
在草甸區域,指揮部把這些在高原上沉淀了上百年的草甸,小心翼翼地揭起來,切割成50乘以50公分的方塊,整整齊齊碼在一起,并專門澆水養生。待路基成型之后,再重新鋪回去。因工作量巨大,且全靠人工操作,施工效率低,民工起先很不理解,但當看到經過規范施工后草甸幾乎沒有被損毀,30多萬平方米的草甸成活率達到90%,民工理解并服氣了。
除了保護好生態,還要加強生態的恢復。理亞路要建成花園式的生態旅游路、高原氧吧,就需要根據不同區域,提出不同的設計和恢復理念。
在項目沿線喬、灌木較多的地段,為最大限度地保護生態環境和原有植被,建設過程中采取了直接進行喬灌木移植,盡量保留原有高原生態。
為豐富邊坡景觀設計的多樣性,指揮部在全線設計上盡可能將上下邊坡放緩,并且在邊坡上廣泛撒播花種、草種,讓道路兩側形成花帶花海,花種配比為:40%波斯菊+40%孔雀草+20%金雞菊;草種配比為:45%披堿草+45%老芒麥+10%燕麥草。此外,將邊坡上零星的石塊收集整理堆碼成類似“嘛呢堆”形狀的石垛,給景觀增添了濃郁的藏鄉氣息,讓公路融入自然。
理亞路項目為改建工程,路線調整后,原有地貌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壞,為減少對破壞面的視覺碰撞,指揮部對破壞了的地方進行清理、刷坡,讓坡面盡可能與原有地貌一致,并廣泛撒播花種草種、點植喬灌木,且喬灌木每10米點植一株,做到零而不亂,讓植物成為周邊環境的自然延伸,與周圍環境渾然一體。
在回頭彎內區域,采用回填或開挖土石做成類似“饅頭”形狀,并適當點植喬灌木,不僅改善了回頭彎行車視距,而且可以減少人工痕跡,讓公路與周邊環境和諧相融。
最美的風景在路上
從理塘到亞丁,甚至到景區大門,平坦、順暢的公路讓旅行者無需消耗更多體力,帶上眼睛就夠了,因為最美的風景在路上。
車行理亞路,隨處可見白塔、雪山和蓮花等具有濃郁藏族風情的浮雕圖案和服務區建筑。對于沿路既有的文物,能保護的保護,不能保護的,指揮部本著尊重民族習俗的原則與當地政府充分溝通協商解決。王屹介紹,選線時經過一個寺廟,需要拆掉大殿,當地政府提出:能不能既保護塔又保護路?經過反復交流,指揮部拿出了兩全之策。興蜀公司監事會主席劉濤說:“盡可能通過調線,尊重民族信仰。”
“保護高原生態,融入藏區風情,提升服務功能,體驗安全舒適”,只要在路上走一圈,這24字的建設理念就不難理解。
理亞路是旅游公路,游客的出行體驗尤為重要。整條路的原始設計是4個觀景臺、8個停車區。為了更好地提升服務功能,在建設過程中,每2至3公里,增加了臨時休息區域。車靠邊停,游客可休息可拍照片,同時,此舉也能減少占道停車對道路的阻礙,提升道路通行率,減少行車安全隱患。
理亞路改建,因地制宜盡可能多地利用原有老路,結合當地的需求打造景觀平臺。比如在特殊的觀景點建設文化室,介紹景觀,講述傳說,指揮部認為,這也是一種文明的延續。
風景,不僅表現在雪蓮、白塔等浮雕花紋里,更表現在老百姓的精神風貌中。
為方便當地老百姓的出行,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對村道、鄉道的平交道口均采用T字交叉或Y字交叉,完善交安設施,確保安全便捷,理亞路代表處處長肖智勇告訴記者,路,不是修完就結束了,重要的是既能出得去,又能保證安全、便利。“我們修完就撤了,但老百姓要在此地生活一輩子,要讓他們滿意。”他說。
除了村道鄉道之外,指揮部還考慮到門前屋后的道路便民服務問題。屋前的水管,除了恢復,有些還提升了檔次。比如重車在下坡地段有加水的需求,指揮部就設停車加水點,免費為過往司機使用。沿線服務區建設,基本上達到了高速公路服務區的服務水平,游客若車輛拋錨,在服務區就可以處理,非常方便。
樸素如路崇高如山
在海拔地區修路,條件之艱苦,連農民工都留不住,甚至機械也有高原反應,時不時地鬧個情緒,不是打不著火就是開鍋發脾氣。但是,興蜀公司的建設者們,一呆就是幾個春秋。
隨著采訪的深入,記者結識了更多的興蜀人,被他們扎根高原的故事深深感動。
興蜀公司董事長曾宇,永遠把聚光燈照在一線員工身上。“什么活都不干,你就在4000米的高原上呆一段時間,看看能不能呆得住,就知道我們的員工到底有多辛苦了。”他對一線員工的拳拳之愛,溢于言表。
曾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王屹,是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干出來的勞動模范。王屹說:“把理亞路建設成為精品旅游示范路,不僅要經得起時間檢驗,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條路培養一支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專業隊伍,培養更多的人,這叫傳承。說實話,我們能干一輩子嗎,但公司要發展,要不斷壯大。”聞之,讓人動容。
修一條路,無愧于兩年青春,對得起老百姓。若干年之后,能經得起當地老百姓的評價。這是興蜀公司筑路人最樸素的愿望。
4800米的海拔,一年中有半年時間是冰雪,預防凍融破壞,必須從點點滴滴抓起,任何一米出了差錯,整個工程就不完美。同樣地,從川汶路、汶馬路到東海路,再到理亞路,任何一個項目不精彩,也就沒有了今天的興蜀公司。將興蜀精神傳承下去,甘當鋪路石。
樸素如路,崇高如山。這一個又一個精彩,考驗、激勵著攻堅克難、屢創奇跡的興蜀人。如鋪路石般的他們,也一次次讓人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