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車駛入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龍潭鎮的沿江小路,不遠處就是馮家坪村了,該村緊鄰金沙江,與對面的云南省昭通市巧家縣鸚哥村隔江相望。連接兩省的,是一道溜索。
踏上溜索鐵筐,滑輪帶動鋼絲繩,伴隨著嗞嗞聲,緩緩開動。腳下是數百米深谷,流經川滇兩省間的金沙江水流湍急。一陣勁風吹過,鐵筐晃晃悠悠。480米跨度,對岸抬眼可見,要歷時驚心動魄的7分鐘,才能達到對岸。
鸚哥村的蔣大叔一面操控著纜繩一面告訴記者:“上個月底,新橋通了車,我們兩個村往來又快又安全,這溜索也將不再作為交通工具使用。”
馮家坪村與鸚哥村以江為界、隔江相望。數十年來,溜索過江,是金沙江兩岸百姓祖祖輩輩的過江方式,其危險性不言而喻。溜索橫跨在金沙江面300米高的兩岸,上面僅由兩根拇指粗的主纜、小指粗的細纜、2米見方的鐵筐組成。這種落后的交通方式,嚴重威脅著兩岸人民群眾的出行安全,也嚴重制約著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當地村民一直盼望有一座安全可靠的過江通道。
如今,夢想終于成真。
蔣大叔口中的新橋是溜索不遠處一座新完工的拱橋,橫跨金沙江,將川滇兩省緊緊相連。行車其上,往來兩岸用不上1分鐘,走路也不過幾分鐘。
鸚哥村村民沈文金告訴記者:“我家前些年修房子,用的材料都是通過溜索從對岸送過來的,要不就得繞行6小時的山路,運費高還運得慢,一修修了好幾年。要是換現在,三五個月就完事了。”
2013年以來,為積極貫徹實施連片貧困地區交通扶貧政策,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啟動實施了77個溜索改橋項目。截至目前,77個項目中只有涼山州金陽縣和綿陽市北川縣兩座橋梁還在施工中,預計今年8月底將建成通車,標志著該省所有溜索改橋項目全部建設完成。屆時,四川十幾萬村民將徹底告別“溜索時代”,走上脫貧致富的“幸福金橋”。
扶貧近十年踐行社會責任
在四川省布拖縣和金陽縣溜索改橋的項目中,由于距對岸跨度較大,地形、地質條件復雜,安全質量技術要求高,建設者們想在這里架橋,施工難度極大。
面對這樣的建設難題,四川興蜀公路建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興蜀公司)站了出來。2015年底,根據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和涼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的安排,由布拖、金陽兩縣人民政府委托興蜀公司代為建設管理。
敢為人先,勇于擔當。自2009年興蜀公司由四川省交通運輸廳組建成立時起,全體員工就授命于危難之中,扎根在在最艱苦的地方,承擔起繁重的災后重建任務,在大災大難面前勇往直前。
該公司相繼承擔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和“4·20”蘆山地震的災后保通以及若干國省干線災后重建任務。
公司成立近十年來,興蜀公司秉承著“興蜀興路,路優人和”的核心價值理念和“不畏艱險、甘于奉獻、求實創新、追求卓越”的精神,把扶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在滿目瘡痍的川蜀大地上經歷了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的一次次襲擊,克服了高寒缺氧、極端天氣等諸多難題,用忠誠和堅守譜寫出一曲奉獻之歌,用心血和汗水描繪出天府之國的新藍圖。截至目前,該公司先后承擔了11個項目的建設管理任務,建設效果也得到了各級領導的一致認可。
經過多年的歷練,興蜀公司積累了一批結構合理、經驗豐富和年富力強的工程建設管理人才隊伍。公司先后榮獲“四川省工人先鋒號”“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狀”“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等榮譽稱號。
在接到溜索改橋項目任務后,興蜀公司響應迅速,積極開展建設工作,組織精兵強,抽調一批技術過硬、敢于吃苦、善于攻堅的技術管理人員成立了興蜀公司涼山州金沙江溜索改橋項目指揮部(簡稱指揮部)。項目開工兩年多來,興蜀公司的建設者牢牢扎根一線,在保證進度的同時,更加注重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安全和質量管理,抓住重點控制環節,克服了施工期間氣候多變、風速大、溫差大等不利因素,確保項目順利進行。
高峽深谷施工 安全質量全過程管控
布拖縣馮家坪村溜索改橋和金陽縣對坪鎮溜索改橋工程都位于涼山州境內,由于橋位處于深大峽谷,受干熱河谷季風氣候影響,施工現場經常有8、9級陣性大風,周期長達半年以上。加之夏季溫度高,雨水多,沿線塌方、飛石、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時有發生。此外,項目建設過程中,云南岸無道路及施工場地,材料、設備運輸,人員通行極其困難,施工難度及安全風險隱患重重。
從施工單位進場開始,指揮部就高度重視橋梁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結合鋼管混凝土拱橋的施工特點和安全隱患控制點,制定安全管理的“五環工作法”,圍繞一條安全風險預控的工作主線,加強安全標準化和班組安全兩項建設,嚴抓隱患排查治理、安全生產領導帶班及安全風險評估三項工作,提升安全領導、安全技術、事前預控、應急處置四種能力,確保責任分工、工作部署、跟進指導、督辦檢查、考核問責五個到位。同時,指揮部建立了一套較為完備的、富有興蜀特色的大型橋梁施工安全管理體系,切實將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技術標準落實到實處。
指揮部副指揮長劉建茂告訴記者,為克服安全隱患,便于材料、人員、小型設備過江,并應對風力強勁給施工帶來的難題,主橋施工前先搭建一座可抗九級大風的索橋,以輔助施工。同時,指揮部與重慶交通大學開展橋梁風致振動模擬研究實驗,有針對性地設計抗風體系,提出應對措施方案,并在現場設置測風儀,遇6級以上強風預警時要求停止施工。此外,指揮部與西南交通大學檢測中心合作,對大橋的主拱應力、扣索索力、主拱線形進行監控,建立了24小時施工監控的動態應力預警體系,對異常工況及時提出預警報告。
扶貧工程項目施工建設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工程質量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生命財產安全。指揮部指揮長楊朝富告訴記者:“在施工過程中,我們一直保持對質量問題、事故零容忍的態度,強化質量管理。”
布拖縣馮家坪村溜索改橋位于金沙江“U”形地貌,須在直立的懸崖絕壁向下鑿基巖約40米才形成基坑底面,絕壁距江面總高200余米。“在這樣的地質地形條件下,進行拱座基礎大體積土石方的爆破開挖施工難度極大。”楊朝富說。
為此,指揮部對兩岸主拱座爆破時嚴格控制微差光面爆破確保基坑開挖面齊整,以避免破壞基巖結構整體承載能力,既保證了施工安全,又保證了質量。
面對勁性骨架的吊裝合龍這一重要工序,施工期間兩座大橋所在地晝夜溫差達20攝氏度,鋼材易發生熱脹冷縮,這樣的溫差給大橋的勁性骨架吊裝合龍帶來極大的質量隱患。因此在每一節段吊裝完成后,指揮部都要求對拱肋各安裝節段端部標識點的拱肋高程和軸線進行準確測量,然后進行相應的調整和控制,使勁性骨架節段安裝的標高和軸線符合設計要求。在外包混凝土每一環、每一輪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指揮部都進行三方聯測,及時監控其應力、線形變化,調整下一步施工工序,避免加載受力不均。
在大橋的建設過程中,指揮部還帶領參建單位攻克了大體積拱座基坑開挖巖體破碎、大型鋼結構加工成型場地狹窄、管拱空中吊裝合攏精度及線性控制難等多項技術難題,確保了在建項目質量的內在可靠、外在美觀。
截至目前,項目未發生一起因安全質量引起的受傷事故,做到了“零傷亡”施工。
2018年初,四川省總工會、四川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表彰2017年度四川省“安康杯”競賽先進集體,興蜀公司榮獲“優勝單位”稱號,四川路橋集團布拖馮家坪金沙江溜索改橋項目部榮獲“優秀班組”稱號。
勇于擔當 年均駐扎工地280天
作為一支團隊,興蜀公司不單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術,更是具那種甘于奉獻、不辭辛勞、敢為人先、勇于擔當的先鋒精神。
“兩年多來,項目指揮部人員一年平均呆在工地上的日子達到280天以上,很多在工地上的同事都是和家人聚少離多,而施工作業人員更是一年下來也休息不到40天。”當楊朝富談起在工地上的情景時,感慨萬千。
指揮部駐地路途遙遠,休假探親極不方便,并且回家路途中經過云南境內有段路途又窄又險,公路一側就是千米懸崖,每次經過都心驚膽戰。更令人心酸的是,當地生活條件異常艱苦,每年從5月初到10月底,天氣酷熱,室外溫度最高能達到50度。
有誰不愿安定、不喜安穩,但是在興蜀公司需要他們的時候,這些奮斗在一線的員工們沒有猶豫,沒有拒絕,而是毅然決然地選擇站出來,擔起責,挑重任。
據楊朝富回憶,2016年他在工地一線的時間多達290天,自己的親兄弟在那一年得了重病住院,也沒能親自關心和照料,而是全心全力在一線指揮作戰。
副指揮長劉建茂的兒子還在讀小學,暑假期間鬧著想到父親這里來玩,剛來兩天又鬧著要回去,因為工地條件太艱苦,加上父親平時要上工地,有時每天只睡幾個小時,根本沒有時間照看孩子。
同樣顧不上陪伴家人的還有指揮部管段工程師陳兵,在金陽縣溜索改橋項目主拱合攏階段,為保證全線施工進度和工程質量,他連續兩個月沒有回家,岳父去世、兒子的家長會、學校舉辦的活動都顧不上參加,牢牢堅守在一線工地上。
2年光陰,900多個日夜的奮斗,隨著兩座溜索改橋項目這項重要政治工程、民生工程的實施完成,興蜀公司在滔滔金沙江上為川滇兩省群眾的脫貧致富以及交通運輸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